2006年7月23日 星期日

  『小時候,我好想背著大大的書包上學。我以為我會在學校學習思考、體會、尊重、分享,好讓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賦予我的一切,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。直到我開始上學之後,我才明白我想錯了。他們說,教育就是競技場,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,為了保持領先,我們放棄了思考、體會、尊重、分享,開始學習平庸、冷漠、虛偽、貪婪。』



  『我已經不想再繼續長大了。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,青春、歡笑、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,我們彼此責怪、相互憎恨、鬥爭、殺戮……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,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。我要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,是我們的平庸、冷漠、虛偽、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。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,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、茁壯。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,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,在腐敗中失去一切。』



  小時候的我們看著哥哥姊姊每天都背著書包出門下午才回家,那段只能跟自己玩的時間真的很難熬,總是希望自己也能夠快點長大,也能在「那段時間」跟哥哥姊姊一起玩,說不定還能交到很多新朋友。父母教導我們,進了學校就得認真讀書的觀念,似乎被扭曲成文憑至上的優先順序,而我們的成長,與學習到的東西相互比較之下,是不是學的越多,心靈就越不純真?我們受到升學主義的影響,不斷地在名次與名次之間,與同學相互搏鬥。這跟當初想像的都不一樣,於是我深深地認為,我們是用學習到的東西消滅同學,也抹滅了自己的存在性。用這種角度思考的話,我不禁覺得教育很可悲,它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,到了近代已經越來越窄化了,漸漸失去它原本的作用,教育應該是幫助人樂於學習新知,用最輕鬆的方式去面對的。



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